今年夏天,由三峽大學30名大學生志願者拍攝的反映當地貧困現狀的圖片展,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博物館展出。看著市民在照片前駐足,臉上流露出震撼的表情,和這些照片SD記憶卡中的“主人公”同吃同住了十幾天的班彩陽有一種想哭的衝動。“這些攝影作品少了些書生氣,多了些以現實眼光感受社會的成熟。”三峽大學的一位老師看完展覽後這樣感慨。
  據介紹,自今年年初以來,宜昌市決定對30個特別貧困村開展SD記憶卡重點幫扶,併發起“春暖扶貧攝影”行動。三峽大學30名攝影專業和愛好攝影的大學生報名成為志願者。每人負責一個村,每村採訪30戶。他們利用節假日,數次住村入戶,完成了對30個村中最貧困的900戶家庭的調查,拍攝了8萬多張照片。
  學生們在拍攝中發現了許多貧困生活的真實面貌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採花鄉楠木橋村的李圓娥,是一個得了佝僂病的老婆婆,兒子多年沒有回來。獨居在土坯屋的老人吃藥時總是背對著班彩陽。班彩陽偷偷將老人放在枕頭下的藥瓶打開才發現,老人把整瓶的藥片都掰成了碎片,每次只吃一小片。記憶體從李圓娥的家,到最近的衛生室,需要翻幾座山。
  走訪長陽縣古坪村的21歲女生郭秋源,頭一回在陌生人家裡睡覺,農戶老倆口將唯一的床讓給她,晚上還是翻來覆去睡不ddr4著。半夜,她發現有東西在撞床,嚇得從床上跳下來。老人匆忙趕進來點亮燈,才發現是一頭小豬。主人很不好意思地告訴她,前幾天下雪,豬圈塌了,豬槽只能放在卧室。
  遠安縣彭家灣村,每天早晨,志願者劉晟喆跟隨著村民買房子走幾公里的山路背水,先把土坑裡漂浮的一些枯枝敗葉撇開,再把發黃的水用木桶提上來。他喝了一口煮開的水,眉毛皺成了一團。“澀得很,還有一股霉味。”
  在志願者的鏡頭中,很少見到年輕人。貧窮,讓村莊了無生氣。老人和孩子,在偏僻的深山裡獨守困境。彭家灣村的一個姓黃的年輕人,專門到外面去學習種植技術,想回來改變一下村裡的狀況,最後放棄了。準備再次出門打工的他對劉晟喆說,在外面學得很好,回來沒有一點用,土地不適合,種什麼死什麼。實際上,有可供耕作的土地在這些山村已是奢侈,大多數村裡,守著幾十平方公里的山地,人均耕地還不到1畝。
  大學生們的鏡頭,為當地扶貧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影像資料。他們的記錄已經產生了社會關註。目前,宜昌市政協已經啟動實施了由30位政協委員為主體,以精準扶貧為主要內容的“春暖”助推扶貧行動,走訪困難群眾1388人,精準幫扶856人。此外,當地還擬訂了相關的產業幫扶計劃,總投入超過1500萬元,通過扶貧產業化,幫助這些照片中的“主人公”脫貧。
  班彩陽說,希望再過幾年,她還能有機會回到這裡,拍出完全不同的照片。  (原標題:大學生鏡頭裡的貧困鄉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dcfckniwc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